我们在秋冬寒冷的季节都喜欢喝汤,汤根据做法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功效,因此一直深受许多人的喜爱。那么煲汤的时候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呢?而煲好的汤在喝的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喝汤的几种常见须知
太烫易损伤食道
一般,我们在喝汤时都会说“趁热喝”。但是烫的可的喝吗?理论上来说,喝汤是不可以太汤的。常吃烫食的人,患口腔癌、食道癌等上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将会增高。因为口腔、食道等上消化道黏膜十分柔嫩,承受不了过高的温度。如果长期食用烫食,黏膜一直处在损伤阶段,就会诱发黏膜的癌前病变。一般喝汤的温度不要超过60°C。
树脂碗也怕高温
树脂碗近几年很流行,不容易摔坏。它虽然号称耐高温,但当温度超过70℃时,树脂碗就会有部分三聚氰胺溶于食物中,虽然溶出的三聚氰胺并未超标,但长期用这种碗喝汤,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影响。
太咸升血压
熬汤时不可放入太多的盐,盐多不仅会影响口味,还很可能因此导致了血压的上升,使脑卒中、心脏病及肾病风险增加。
久熬嘌呤高
南方人爱喝老火汤,广东人居多,特别是煮骨头汤,熬上2-3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熬太久对口味的提升十分有限,但嘌呤含量却会增加,并因此增加痛风风险。熬汤最长时间不要超过1.5小时,如果怕汤料味道出不来可以采用高压锅、砂锅等的器皿内熬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熬出口感相对较好的汤水。
煲汤的几种常见误区
加水少
水是煲汤的关键,它既是传热的介质,更是食物的溶剂。人们在煲汤时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加水不够,导致中途加水,影响汤的风味。一般情况下,煲汤时的加水量应至少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确实需要加水,应以热水为好,不要加冷水,这样做对汤的风味影响最小。
早加盐
盐是煲汤时最主要的调料之一。有些人认为早点加盐可以让盐完全“融入”食材和汤中,提高汤的口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盐放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也会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盐放得晚并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反而还能使肉质保持鲜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锅时再加盐。
煲太久
有些人总怕汤熬的时间太短不进味儿。其实,如果是煲肉汤,时间以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为最佳,这样既能保证口感,也能保证营养。时间过长会增加汤中嘌呤的含量,进而增加痛风的风险,同时食物中的营养也会慢慢流失。如果是炖骨头汤或猪蹄汤,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要超过3个小时。
乱加“料”
不少人希望通过喝汤进补,因而在煲汤时会加入一些中药材。但不同的中药材特点各不相同,煲汤前,必须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各性。比如,西洋参性微凉,人参、当归、党参性温,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中药材。比如,身体寒气过盛的人,应选择当归、党参等性温的中药材,但体质热的人吃后可能会上火。因此,在煲汤时如果想要加中药材,最好根据自己的体质来。
汤大沸
煲汤时,开始时应该先用大火将汤煮开,然后转为文火煲汤。因为大火会使肉中的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其口感变差。控制火候以汤微微沸腾为好。
调料杂
“多放调料提味儿”也是煲汤中的一大误区。调料太多太杂可能会串味儿,影响了汤原有的鲜味,也会影响肉本来的口感。一般来说,一种肉配合2~4种调料就比较完美,比如煲鸡汤时只需放入姜片、月桂叶和花椒即可。
- 上一篇:不能吃蜂王浆的八种人
- 下一篇:当心7种经常被误食的致命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