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大风艾、冰片艾、牛耳艾、再风艾、大骨风、大黄草、冰片叶、真金草、土冰片、艾粉、叶下香、山大艾。
性味:味辛、苦,性温。
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的全草。
形态特征:本品茎呈圆柱形,大小一等。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条棱,节是明显,分枝,密生黄褐色柔毛。木质部松软,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干燥的叶略皱缩或破碎,边缘具细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略粗糙,被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长绒毛,嫩叶两面均密被银白色绒毛,叶脉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长绒毛,嫩叶两面均必被银白色绒毛,叶脉带黄色,下表面突出较明显。叶柄短,叶半圆形,两侧有2-4对狭线形的小裂片,密被短毛。叶质脆,易碎。气清凉,香,味辛。
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功效:避秽,温中,杀虫,祛风除湿。
主治:瘟疫,疟疾,感冒,寸白虫病,毒蛇咬伤,癣疮,寒湿泻痢,头风头痛,风湿痹痛,跌打伤痛。
阴虚血热者慎用。
①治肿胀,风湿关节炎:大风艾、蓖麻叶、石菖蒲。煮水洗。(《广东中药》)
②治蛇伤口不合:大风艾同鹿耳翎敷。(《本草求原》)
③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皮肤瘙痒:大风艾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① 《本草拾遗》:“主癣辟蛇。”
② 《海药本草》:“主伤寒五泄,主心腹注气,下寸白,止肠鸣,烧之辟温疫。”
③ 《开宝本草》:“去恶气,杀虫。主腹冷泄痢。”
④ 《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消肿,活血除湿。治跌打,敷酒风脚。”
⑤ 《岭南采药录》:“能除湿,疗四肢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