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毒除根、地棉根、鱼胆根、地谷根、七麻根、红赤七、别南根、独薯根、狗信蔃。
性味:味苦、辛,性寒,有毒。
归经:归肺、肝经。
入药部位:为瑞香科植物南岭荛花Wikstroemia indica (Linn.)C.A.Mey 的根或根皮。
形态特征:根圆柱形或有分枝,长达4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不规则纵皱纹和横向皮孔及稍突起的支根痕。质坚韧,断面皮部厚1.5-4mm,类白色,易与木部分离,有众多绵毛状纤维;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久嚼有持久的灼热不适感。
内服:煎汤(宜煎4h以上),10-15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未调敷。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逐瘀,利水杀虫。
主治:肺炎,支气管炎,腮腺炎,咽喉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痈疽肿毒,风湿性关节炎,水肿臌胀,麻风,闭经,跌打损伤。
1、治痄腮:了哥王根120g,土银花120g,石蟾蜍500g,潺稿根500g(用二皮)。共为末。临用水调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2、治乳腺炎:了哥王根二层皮、毛茛根、糯米粉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待皮肤有灼热感即取去。(《福建药物志》)
3、治风湿性骨痛,亦治麻风:每日用了哥王根9g,鸡肉120g,加适量水炖7h,一次服下。(《岭南草药志》)
《广西中药志》:“孕妇及体质虚寒者忌服。”
1、《湖南药物志》:“行血止血,接骨镇神,解毒消肿。”
2、《福建药物志》:“破结散瘀,通经逐水,消肿止痛。主治腹水,肾炎,闭经,引产,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