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治病吃药一般都是采用西药,当然西药简单方便,不过中药也尤其自己的优势,在很多疾病方法也有着独特的了解,也有很多人对中药十分的信赖,当然中药大都是生药,需要对其进行煎煮泡制,不过就是肩带的煎煮也有很多的穴位,如果煎煮方式不当可能会让药效流失,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不同种类的中药如何煎煮可以避免药效的流失。
1、有黏稠液质的宜包煎
如白及、神曲、淡豆豉等,其黏液质使煎液黏度增大,煎液流动性降低,药液稠化一来易粘锅,二来滤药困难,三是易使药渣吸附而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四是服药时口中黏滞不爽,易使患者恶心。为免除上述弊端,这类药宜包煎。
2、质地轻浮类宜包煎
某些细小、质软、质轻不沉于水的中药材,如菟丝子、葶苈子、地肤子、蛇床子、小茴香、鹤虱等,水煎时易浮在水面上而难以得到充分煎煮,因而有效物的煎出量相对减少,亦给过滤药汁带来困难。因此,煎煮时必须用纱布包煎。
3、有毛或杂质的宜包煎
枇杷叶背面密被褐色绒毛,石韦叶柄上被星状毛、叶下被星状鳞毛,蚕沙常夹有泥土、碎桑枝叶等,此类药材若不包煎,极易混入汤液,既难于滗尽,服后又易刺激咽喉、消化道而带来不良后果。为安全起见,这些药物宜包煎。
4、导致药液混浊的宜包煎
一般矿石、贝壳类药材应打碎先煎,以增加其溶解度,如石膏、代赭石等。但这些药材入汤剂易使汤液混浊,不利服用,因此宜包煎。
煎中药其它注意事项
一般来讲,煎药前要用冷水浸泡药物,使药物完全被水渗透,这样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加水煎煮。煎药时,通常先用武火将药液烧开,再用文火慢慢地煎。一服药通常煎两次,两次煎出的药混合在一起,总量大约300~500毫升,然后分两碗,早晚各服一碗。
在寻求准确的煎中药时间时,我们需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药物的质地不同,煎药的方法、程序、时间也各有不同,比如说有些药要先煎后下,有些药要另煎,有些药要包煎等。一些解表药的煎煮时间应该短一些,藿香、佩兰、薄荷等芳香类药物以及一些鲜药煎煮时间也要短些,通常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下,闻香即止。而一些矿物类、贝壳类或动物类的药物,如生石膏、磁石、生牡蛎、生石决明等,由于质地比较坚硬,需要先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的药物同煎。另外,还有一些需要包煎的药物,如种子类体积较小的、粉末状的、容易烧焦的药物,或带毛刺、容易刺激嗓子或消化道的药物等,应该用纱布包好之后再煎煮。
煎中药时间随药物的质地、煎法及程序不同而不同。同样,中药的服用方法也要灵活运用。现在一般都习惯于一剂药服2次,早上饭前空腹服用,晚上饭后睡前服用。对于那些胃肠有刺激的药则宜饭后服;失眠的药则在睡前服;服中药困难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分服;急重病则不分时间服。
- 上一篇:煎药禁忌 煎中药前不能用沸水泡
- 下一篇:不同柴火煎出的药功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