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防暑邪。
中医有言,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暑邪侵入人体,导致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出现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这就是常说的中暑症状。二是防湿邪。中医有言,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尤其是脾阳。
如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等症状。在我国尤其是南方更应注意。三是注意保护体内阳气。夏季人们贪凉,但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以防冷气侵入内脏,损伤人体阳气。另外,也需注意避免长时间在冷气设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否则易导致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症状。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掌握哪些具体的健康养生方式呢?专家指出,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面面俱到,遵守科学原则,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则。
首先要注意穿衣。
夏季服装以轻、薄、柔软为好。衣料的透气性、吸热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帮助人体散热,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而且夏天宜穿浅色服装,以避免吸热。在强烈的阳光下,还要注意戴顶帽子。
其次,重视饮食调养,要补充足够的人体必须营养成分,这是养生的最重要一环。
一是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内各种重要物质,如激素、酶、抗体、血红蛋白等的重要成分,也是体内供热的最重要的营养素,可从鱼、肉、蛋、奶和豆类中摄取;而夏季在补充维生素方面,要比其它季节高一倍或一倍以上。
因为大剂量的维生素B1、B2、C乃至维生素A、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二是要补充水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最好是少量、多次,可使机体排汗减慢,减少人体水分蒸发量。而无机盐,可在早餐或晚餐时喝杯淡盐水来补充;三是要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清热的食物宜在盛夏时吃,如西瓜、苦瓜、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绿豆、黄瓜。
- 上一篇:24节气之夏至气候情况?
- 下一篇:24节气之夏至为什么有吃面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