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 中医 > 中医养生 > 小儿益智 > 正文
肠病毒对宝宝有什么危害

2012-05-16 14:22来源:99健康网

导语
肠病毒是由六七十个不同类型而性质相似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所组成的一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大家最熟悉的一个成员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另外还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其中每一种类型的肠病毒又可分为许多组和许多亚型。

  肠病毒可通过胃液感染肠道

  肠病毒的抵抗力很强,不怕酸,也不怕胆汁,因此可以通过胃液感染肠道。它们可在污水中生存,在室温下可存活数天,在4℃时可保存好几个星期,如果在-70℃的条件下,病毒可存活几年。但肠病毒怕热,如果加热到60~85℃,1分钟就死亡。甲醛或含氯的消毒剂可使之失去活性,故游泳池加些氯化物可有效防止肠病毒传播。另外,紫外线也可杀死肠病毒。

  肠病毒可以引起多种疾病

  肠病毒之所以叫“肠”病毒,是因为它们感染人体时主要在肠道内繁殖,再从粪便中排出,但它们很少引起胃肠道的症状。这一大家族的病毒可引起多种多样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引起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埃可病毒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肠病毒70型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有时,同一型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引起心肌炎、流行性肌痛、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和脑膜炎;而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又可以导致相似的临床症状,如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病毒71型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埃可病毒的许多亚型和柯萨奇病毒B组均可引起流行性肌痛。

  但大多数人(50%~80%)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有些只有轻度发烧或类似感冒的症状;只有少数情况下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心肌炎、脑膜炎、流行性肌痛等,极少引起死亡。

  多数肠病毒感染者症状轻微

  根据台湾的报道,感染肠病毒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烧、呕吐,手、脚和口腔内出现水疱,因此诊断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病毒中的柯萨奇A16型和肠病毒71型引起的,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年长儿童和成人偶发。潜伏期约2~7天,一般没有前驱症状,多突然发病。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烧,体温38~39℃,1~2天内手、脚和口腔内出现疱疹。口腔疱疹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及咽、舌和牙龈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较大的孩子常诉口腔和咽喉疼痛,较小的孩子表现为哭闹、拒食、流口水。手和脚上的疱疹多出现在手掌和脚掌,有时肘部、整个下肢甚至到臀部周围都可出现。疱疹最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很快在红疹的顶部形成小水疱。这些水疱疹的形态比水痘疱疹小,尤其肠病毒71型的疹子更小,需仔细观察才会注意到;水疱的壁很薄,大多不痒,也不会结痂。重症病例在发病2~5天后可并发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或类似脊髓灰质炎的麻痹。

  多数感染者症状轻微,可自然痊愈,病程约为7~10天。重症病例只占几千分之一,死亡率极低,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以台湾最严重的1998年肠病毒流行情况来看,全台湾大约有100万~200万人被肠病毒感染,其中129106人表现为手口足病或疱疹型咽颊炎,405人为重症,78人死亡,80%死于肺水肿与肺出血,从大部分死亡病例中分离出来的肠病毒是肠病毒71型。

  肠病毒几年会有一次大流行

  肠病毒主要在肠道内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粪便排泄病毒可持续6~8周;初次感染后1~3周内呼吸道可分离出肠病毒;另外,皮疹破溃后的分泌物或出血性结膜炎的眼睛分泌物也具有传染性。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粪便等通过胃肠道感染,但有时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肠病毒感染者的传染期很长,从发病前几天一直到病后6~8周,但一般在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肠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的高峰期是春夏和夏秋季。一般疫情3月份逐渐上升,5月底至6月中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到9月开学后,再次出现流行高峰。

  肠病毒几年会有一次大流行,3岁以下的幼儿最容易感染。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感染后不能获得终生免疫。由于肠病毒的种类很多,不同型的肠病毒感染后没有或很少有交叉免疫力,而且不同的病毒型可在同年流行,所以幼儿一年有可能发生2~3次肠病毒感染。

  目前对肠病毒感染性疾病没有特效药治疗

  对于肠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绝大多数轻症患者不用住院,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可获痊愈。家长要鼓励孩子多饮水,多休息。用冷开水漱口,保持患儿的口腔内清洁。进食应注意多给予凉稀饭、牛奶、豆花、蛋羹等。体温较高的孩子可适当降低室温,或采用温水拭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体温过高者可用少量退烧药。

  如果孩子出现不吃不喝、尿少色深、哭时没有眼泪、口腔黏膜干燥等脱水的现象时,可以到医院打点滴补液治疗。若家长发现孩子高烧不退、嗜睡不安、严重呕吐、意识不清或抽搐、严重咳嗽、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如何预防肠病毒感染?

  肠病毒中只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通过疫苗预防,其他肠病毒感染的预防主要依靠勤洗手,不要让孩子吃手或啃咬玩具,不与別人共用毛巾、牙刷、手帕和餐具,避免病从口入。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鼓励母乳喂养,加强营养,多饮水,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在集体托儿单位,要经常对儿童玩具进行消毒,注意饮食卫生,餐具要煮沸消毒,孩子的被褥和衣服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经常在阳光下晾晒。在流行期间要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注意室内通风,病孩应该在家隔离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责任编辑:实习刘素玲)

  • 怀孕三个月后能同房吗

    怀孕期间比较特殊,如果身体上出现了其他的异常表现,最好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自行的胡乱使用药物,防止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同时也要好好的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 一深一浅是怀孕吗

    如果随着怀孕时间的延长,第二条杠如果越来越深的话那可能是怀孕了,或者是没有明显的加深有可能是没有怀孕,也可能是生化妊娠,最好是到医院去查血中的绒毛膜促性激素,如果是升高了,那确定就是怀孕了,这是最准确的。注意休息,观察着看。

  • 白内障怎么引起的

    后天性的白内障原因多种多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多因素相关,如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另外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关;除此之外,外伤、药物等也可导致白内障。

  • 宝宝拉绿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建议平时给宝宝多喝一些温开水,并且要帮其做好腹部的保暖措施,也可以经常用热水袋帮助宝宝热敷肚子,能加快肠胃功能恢复速度,促使大便尽快恢复正常。每个宝宝的食欲都是不同的,因此平时要注意给宝宝按需喂奶,尽量保证宝宝吃饱喝足,以避免宝宝因为肚子饿而导致大便异常。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

    也可以新医嘱口服通鼻利窍的药物来治疗。鼻子不通气感觉有一些堵塞感,同样可以进行适量的按摩能够起到效果,在治疗感冒期间还要注意自身的穿着,尽量处于保暖状态。

  • 我的胸部下垂加外扩,还严重缩水,身材都变了,很焦虑,怎么办呢?

    首先可以从减肥开始,少吃多餐,管住嘴迈开腿,每天坚持运动,锻炼到身体各个肢体,想要胸部饱满,可在进行胸部锻炼之后使用stwics恒负压美胸进行增胸,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保持自己的营养均衡。

  • 26岁营养不良胸部很平自卑怎么办?

    青春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不良会影响到胸部的变化,成年之后如果存在胸部扁平的情况除了在膳食营养上做补充外,可以适当尝试外界物理按摩手段,使用恒负压Stwics美胸仪进行保养,平时可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状况。

  • 胸部干瘪没有弹性有点蔫皮现象,要怎么改善调整呢?

    如果在饮食上也无法得到缓解,那么可以尝试一些物理按摩手段来试着缓解,通过stwics等恒负压丰胸仪方式改善,刺激乳房细胞促进血液循环,让胸部呈现饱满,达到丰胸的效果。 如以上均无效果建议还是就医治疗。

Q我都42岁了,感觉自己胸型不好看,如何让胸部饱满挺拔?

林煌主任医师

A

对于出现以上问题的女性,建议在饮食上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比如:木瓜、鱼、肉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牛奶,都有助于丰胸。黄豆、花生、杏仁、桃仁、芝麻等食物都能起到健胸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多吃。橘子、葡萄、柚子以及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能防止胸部变形,可多吃点。芹菜、核桃、红 腰豆等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在生活里可以使用如Stwics丝蜜思的丰胸仪仪器防止下垂,做到饮食和按摩双结合改善以上症状。...[详细]

Q17岁可以用丰胸仪吗?这类产品安全吗?

林煌主任医师

A

引起发育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先天性无卵巢、慢性营养不良、遗传等都会引起胸部的发育不良。日常在饮食上应多吃含有雌激素高的食物,注意营养的均衡,确保身体处在一个健康发育的状态。此外通过物理手段如按摩胸部促进血液循环,以增进胸部发育,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按摩产品如丝蜜思恒负压丰胸仪,配合做一些有助丰胸的运动到达丰胸目的。 最后要提及青春期女孩身体处于发育时期,不宜为追求瘦的身材而过度减肥,这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发育都是非常不利的。...[详细]

Q丰胸仪能让胸变丰挺吗?长期用留下的印子会不会消不掉?

林煌主任医师

A

这是由于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力于皮肤表层产生的正常压痕,一般几个小时内就会消除,当设备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明显压痕但仅停留在皮肤表层,也会逐渐淡去,无需过度担心。...[详细]

Q指甲紫色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静副主任医师

A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可予口服复方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详细]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