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 中医 > 中医养生 > 小儿益智 > 正文
宝宝伤食有哪些调理方法

2012-06-10 15:08来源:99健康网

导语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其气主降;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其气主升。宝宝的脾胃功能薄弱,消化能力不强,若不注意乳、食调节,喂养不当,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而且宝宝年龄尚小,在看到喜欢吃的食物时往往不太会有节制,家长则不会过多地进行限制,很容易就任由宝宝进食过多而损伤脾胃,造成伤食,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由于饮食种类不同,而有伤乳、伤食之区别。伤于乳者,为乳积;伤于食者,为食积。对于本病治疗以消食化滞为基本法则。

  小儿伤食调理之道

  根据宝宝伤食不同原因在中医上分为:乳食积滞、积滞化热、脾虚夹击三种类型。

  乳食积滞

  宝宝症状

  宝宝乳食不思、食欲不振,甚至厌食拒食,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吞酸,恶心呕吐酸馊乳食,烦躁哭闹,夜寐不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厚腻,脉滑等症状。症因

  多由宝宝饿了一段时间后饮食过量;挑食,偏喜欢于某一食物;父母在喂养上有误区,认为宝宝吃得越多越好,结果喂食过多;或宝宝就餐习惯不好,父母拍打桌椅,强迫其进食某种高营养的食物等原因造成。

  食疗原理

  以消食导滞为主。伤食的主要诱因是食物积滞于胃肠,只要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糟粕就能排出体外,那么伤食症状就可缓解。

  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法:1.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

  加入粳米、砂糖,熬煮成粥。

  麦芽饮

  原料:麦芽30克,白糖20克。

  制作:1.把麦芽洗净,去除杂质,放入炖杯中,加水250毫升;

  2.把炖杯置于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除去麦芽,过滤,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积滞化热

  宝宝症状

  宝宝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胸腹及手足心灼热或低热,潮热盗汗,时有面红,心烦易怒,睡眠不宁,喜伏卧,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滑等症状。

  症因

  由于宝宝伤食时间稍长,身体内部生郁热而形成。

  食疗原理

  以清热导滞为主。本类型多是由于宝宝身体的郁热为原因,只要清除郁热,同时加以消化导滞即可。清热导滞的食物选择最多的有白萝卜和胡萝卜,也可以用寒冷的食物来食疗,但是这些食物的使用需要有所保留,以免寒邪侵犯脾胃。

  白萝卜海带汤

  原料:白萝卜450克,海带180克,盐适量

  制作:1.将海带洗净,用温水浸泡数小时:

  2.白萝卜洗净,去皮,切片;

  3.海带和水一起放入砂锅,加盐,用武火煮沸,再将白萝卜入锅,改用文火煨炖至原料熟烂即可。

  香菜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500克,香菜150克,调料适量。

  制作:1.将香菜择洗干净,切成2.5cm长的段;

  2.将白萝卜洗净,削去皮,切成滚刀块;

  3.将油放入锅内,热后下入萝卜煸炒,煸透加水和精盐,用温水烧至熟烂时,再放入香菜一起烧一下即可出锅。

  脾虚夹击

  宝宝症状

  宝宝常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不思乳食,食则饮胀,腹满喜按或呕吐,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唇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细等症状。

  症因

  宝宝的脾胃先天较为虚弱,再加上饮食不节制,即会导致食物积聚在脾胃无法消化,阻碍脾的运化功能。

  食疗原理

  以消补兼施为主。伤食所产生的食物积滞可通过消化食物来解决,同时需要补脾虚。红枣南瓜汤

  原料:南瓜500克,红枣5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南瓜去皮,红枣去核,入锅一起加水煮烂,加红糖调化即可。

  番茄山药

  原料:山药300克,番茄150克,大葱15克,大蒜(白皮)5克,盐4克,味精2克,花生油20克,淀粉(玉米)10克,白砂糖3克。

  制法:1.山药去皮,切圆形片状,用水泡上,除去黏液;

  2.葱、蒜切片;

  3.锅烧开水,下番茄略烫,揭去皮切小丁;

  4.山药焯熟捞出;

  5.炒锅注入油,放入葱蒜片炒香,再放入番茄丁翻炒;

  6.最后放入山药片,加入盐、味精、糖等调匀,勾芡,出锅即可。

  伤型泻调理

  伤食型腹泻多由喂养不当致使胃肠功能紊乱造成,这类宝宝往往都是过早、过多地添加辅食导致的结果。主要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呈黄绿色稀薄液状,夹有食物残渣或奶瓣,可有少许黏液,暖气酸馊,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睡卧不安,舌苔薄黄或垢腻。

  可采取以下食疗方式:1.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2.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宝宝伤食的按摩疗法

  腹部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使消化液分泌增加,以助消化。宝宝多有饮食过饱并且入睡过早的习惯,因此伤食多发生在睡眠中的宝宝,此时父母可为其治疗。

  按摩方法

  宝宝仰卧,两腿前屈,父母将一手掌平放其上腹部,然后自剑突处开始划圈揉摩至下腹部关元穴,再揉回剑突处,如此来回反复揉摩,手法宜由轻而慢至重而快,有时可稍加推压。一般在按摩5—10分钟后,腹部便会感到松软,症状减轻,并多可避免吐泻。

(责任编辑:实习刘素玲)

标签阅读:
饮食注意
  • 怀孕三个月后能同房吗

    怀孕期间比较特殊,如果身体上出现了其他的异常表现,最好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自行的胡乱使用药物,防止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同时也要好好的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 一深一浅是怀孕吗

    如果随着怀孕时间的延长,第二条杠如果越来越深的话那可能是怀孕了,或者是没有明显的加深有可能是没有怀孕,也可能是生化妊娠,最好是到医院去查血中的绒毛膜促性激素,如果是升高了,那确定就是怀孕了,这是最准确的。注意休息,观察着看。

  • 白内障怎么引起的

    后天性的白内障原因多种多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多因素相关,如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另外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关;除此之外,外伤、药物等也可导致白内障。

  • 宝宝拉绿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建议平时给宝宝多喝一些温开水,并且要帮其做好腹部的保暖措施,也可以经常用热水袋帮助宝宝热敷肚子,能加快肠胃功能恢复速度,促使大便尽快恢复正常。每个宝宝的食欲都是不同的,因此平时要注意给宝宝按需喂奶,尽量保证宝宝吃饱喝足,以避免宝宝因为肚子饿而导致大便异常。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

    也可以新医嘱口服通鼻利窍的药物来治疗。鼻子不通气感觉有一些堵塞感,同样可以进行适量的按摩能够起到效果,在治疗感冒期间还要注意自身的穿着,尽量处于保暖状态。

  • 我的胸部下垂加外扩,还严重缩水,身材都变了,很焦虑,怎么办呢?

    首先可以从减肥开始,少吃多餐,管住嘴迈开腿,每天坚持运动,锻炼到身体各个肢体,想要胸部饱满,可在进行胸部锻炼之后使用stwics恒负压美胸进行增胸,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保持自己的营养均衡。

  • 26岁营养不良胸部很平自卑怎么办?

    青春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不良会影响到胸部的变化,成年之后如果存在胸部扁平的情况除了在膳食营养上做补充外,可以适当尝试外界物理按摩手段,使用恒负压Stwics美胸仪进行保养,平时可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状况。

  • 胸部干瘪没有弹性有点蔫皮现象,要怎么改善调整呢?

    如果在饮食上也无法得到缓解,那么可以尝试一些物理按摩手段来试着缓解,通过stwics等恒负压丰胸仪方式改善,刺激乳房细胞促进血液循环,让胸部呈现饱满,达到丰胸的效果。 如以上均无效果建议还是就医治疗。

Q我都42岁了,感觉自己胸型不好看,如何让胸部饱满挺拔?

林煌主任医师

A

对于出现以上问题的女性,建议在饮食上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比如:木瓜、鱼、肉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牛奶,都有助于丰胸。黄豆、花生、杏仁、桃仁、芝麻等食物都能起到健胸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多吃。橘子、葡萄、柚子以及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能防止胸部变形,可多吃点。芹菜、核桃、红 腰豆等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在生活里可以使用如Stwics丝蜜思的丰胸仪仪器防止下垂,做到饮食和按摩双结合改善以上症状。...[详细]

Q17岁可以用丰胸仪吗?这类产品安全吗?

林煌主任医师

A

引起发育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先天性无卵巢、慢性营养不良、遗传等都会引起胸部的发育不良。日常在饮食上应多吃含有雌激素高的食物,注意营养的均衡,确保身体处在一个健康发育的状态。此外通过物理手段如按摩胸部促进血液循环,以增进胸部发育,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按摩产品如丝蜜思恒负压丰胸仪,配合做一些有助丰胸的运动到达丰胸目的。 最后要提及青春期女孩身体处于发育时期,不宜为追求瘦的身材而过度减肥,这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发育都是非常不利的。...[详细]

Q丰胸仪能让胸变丰挺吗?长期用留下的印子会不会消不掉?

林煌主任医师

A

这是由于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力于皮肤表层产生的正常压痕,一般几个小时内就会消除,当设备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明显压痕但仅停留在皮肤表层,也会逐渐淡去,无需过度担心。...[详细]

Q指甲紫色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静副主任医师

A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可予口服复方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详细]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