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节日病”?
“节日病”不是某一疾病的名称,而是节日期间多发病的统称。尤其是在春节、五一和十一长假期间,由于气温、环境、思想情绪、饮食规律、生活起居等各方面均与平时不同,使身体不能适应而出现了一系列异常反应。
“节日病”分疾病本身的病因和引起突然发作的诱因两种。对于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由于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激动,多量饮酒等因素的影响,均可以引起原有疾病的发作。而饮食不节,如酗酒、暴饮暴食、不注意饮食卫生,则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胃穿孔等。
“节日病”有因可循
1、起居反常
节日期间,很多人往往打破了往日的生活规律,一些年轻人在春节期间纵情欢乐,甚至通宵达旦,白天才睡觉,殊不知,这种不正常的作息只会让人感觉到更加疲劳,势必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各身体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是引起“节日病”的主要原因。
2、暴饮暴食
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难免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使肝和肾的负担加重。尤其是高脂饮食,就可能诱发心悸、心慌甚至猝死等“节日心脏综合症”。
3、上网无度
不出去玩的人群,大多数会窝在家里长时间上网,会使人过度疲劳,一方面受到的辐射较大,另一方面对眼睛也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手握鼠标太久,会出现肩臂酸痛等症状,更会出现精神方面的不平衡。
4、长时间“搓麻将”
节日期间长时间搓麻将,无疑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直接和间接诱发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导致心肌梗塞、腰肌劳损、消化不良,还可能染上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传染病毒。
- 上一篇: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
- 下一篇:中医治疗输卵管不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