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是中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在中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人体的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中的一部分是血液和淋巴液,流动于脉管之中,另一部分存在于组织间隙之中,称为组织液或脉管外体液。20世纪90年代,根据生物流体力学原理,对组织液在组织间隙中形成定向流动的机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循经路线上组织对体液流动的阻力(流阻)较小是形成组织液定向流动的重要条件。进而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下存在着具有低流阻特性的组织液通道,简称为循经低流阻通道,并且首次在循经路线上发现了具有功能意义的体液通道结构。
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受到我国评审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使用红外热像仪和正电子照相机发现循经低流阻通道具有运输水液和营养物质的能力,证明它与《黄帝内经》所说的经脉有濡养组织、滑利关节的功能相吻合。形态学研究发现,低流阻通道位于《黄帝内经》所说“分肉之间”的组织间隙之处,符合古典经脉的解剖定位。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古文献的研究,专家认为循经低流阻通道可能就是经脉的实质或其实质的一部分。具体讲,它可能是卫气在经脉路线上运行的通道。
我国在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针刺对这一通道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可显著降低循经低流阻通道的流阻,而对其他地方影响不大。也就是说,针刺可使得这一通道扩张,阻力进一步降低,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更多的物质可以沿着这一通道运输。这一变化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它可使营养性物质更多地从血管运输到细胞,而将细胞的代谢产物更快地从组织间隙中运送到血管和淋巴管之中,再通过肾脏等排出体外。这至少从一个侧面阐释了针刺疏通经络的机理。
经络在人体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经络总是和保健联系到一起?
这一问题对以疏通经络为目的的各种治疗或健身等活动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根据研究,如果把人体看作是一台机器的话,人体的各个组织就好像是这台机器的零件,而经络则相当于这些零件的缝隙,而非零件本身,经络在人体中的作用恰恰类似于机器的零件缝隙。一台机器要做一个运动,各部件之间就要保持良好的滑动,如果某个间隙中的润滑性丧失,将导致零件生锈和零件之间的黏连,外表上可能看不出,但可表现出一定的动作障碍。人体上存在着非常类似的情况,当由于某种原因通道阻力变大时,体液流动出现障碍,一些代谢废物堆积在组织间隙中,出现类似生锈的情况,这时会有组织变硬、动作僵化及压痛等现象。当细胞外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细菌就会滋生,出现病理反应,一旦侵入到脏器,就会诱发炎症,最终导致某一脏器的衰竭。现代发达的外科技术可以做到切除、缝合乃至更换器官,但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下策。疏通经络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手段,保持经络的畅通则是中医保健的主要目的。
保持经络畅通的途径很多,但无外乎放松肌肉、积极活动,特别是做精细的运动,如太极拳等。而且,不良情绪可牵动一些与之有关的平滑肌和表情肌,导致经络不通,而后者进一步加强了不良情绪的持续,这是中医“七情”对人体伤害的机理之一。“六淫”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物理量可对经络通道产生不良作用,因此调节情绪、顺应四时变化也是保持经络畅通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到了已经出现经络不通时,就需使用针灸、拔罐等中医手段疏通经络。
- 上一篇:十二经脉有哪些 有什么作用
- 下一篇:人体经络24小时气血运行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