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一种简单的中医疗法,因为刮痧可以用手或石片来进行,竟然有时病情也可以得到缓解,那么,刮痧的历史是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下刮痧的历史。
刮痧的历史: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 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 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 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 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刮痧的历史:《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 上一篇:刮痧如何治疗癫痫病?
- 下一篇:你知道怎么刮痧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