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剂口感大多都比较苦,有的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尤其是孩子哭闹拒绝服用时,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药去,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喝汤药时最好不要加糖。
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可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白可以祛寒,治风寒、感冒等。中药讲究药性,每味药都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补益药多属味甘,服用时一般口感较好。苦味药多用于清热,因而其“苦”是有一定目的的。喝中药时不应随意加糖,其主要原因是,若加糖既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又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例如,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有效成分就会发生降解。另外,有些药必须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发挥出疗效。而补肾中药如果用淡盐水送服,则可增加疗效。因此,中药里可不可以加糖,应咨询一下医生,不可自作主张。
良药苦口利于病,道理好说,“苦”药难咽。有时候一些慢性病患者又不得不连续服用,更是苦不堪言。您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去苦妙招:
第一,注意服药温度,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尤为敏感,因此,苦味汤药的温度应控制在15℃-37℃。
第二,注意含、咽药物的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第三,注意服药速度,药汁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服用时宜快不宜慢。
第四,服药后可立刻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第五,有些汤药若有必要,可酌情配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另外,今天我就想告诉你一件事,选择中医中药治疗疾病,可不是只有吃药这一种途径哦,比如还可以:泡脚。
想想都好舒服,泡着脚就把疾病给治疗了,生病要是都能这么处理,那么我都觉得生病是种享受。
泡脚时,借助热水的刺激,全身气血会流动起来,同时皮肤也可以吸收药物,从而到达治疗的效果,过程中会有身体发热的情况,所以泡脚多是针对寒证、或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疾病。
话不多说,教你几招:
小儿篇:
风寒感冒了: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流清鼻涕、发热、咳嗽、头昏重、呕吐、腹泻等,可以借助泡脚来微微发汗驱寒,症状初起,不严重的常用的有:
艾叶泡脚,10g艾叶,水里煮10分钟,温水泡脚10分钟,微微出汗即停。
生姜泡脚:家里厨房找一块老姜,洗净拍碎,水里熬10分钟,待温度适合后泡脚。
葱白泡脚:厨房里没有老姜,那就选几颗带须葱白,切葱头带葱须,搁锅里熬几分钟,温水泡脚(泡完后味肯定好,是不是都想啃几口?)
藿香正气水:直接热水里倒上两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选择中药方剂:麻黄汤、桂枝汤这些成方都是可以的。如果找了医生,药实在喝不下,那就将开的药熬了泡脚。
寒性体质的调理:症状表现有怕冷、吃寒凉东西容易腹泻、一吹风就感冒、大便总是稀溏、长犯鼻炎、哮喘,夜尿频等,可以选择艾叶泡脚、干姜泡脚;或者玉屏风组合:黄芪、白术、防风。
大人篇
大人除了以上的方式可以用之外,另外介绍几种:
脚总是起水泡、有脚气:艾叶+花椒;
脚皲裂、有骨刺:醋+白芍;
辨证有气血阻滞的人:比如某些痛经的女性、腰腿酸疼的,静脉曲张、身体总会出现淤斑的、四肢麻木等,可以选择艾叶+红花+当归+白芍;
某些有风寒湿痹痛的:比较典型的有关节疼痛总是与季节变化有关,可以选择艾叶+桑枝+干姜;
虚火上炎的(但本质属寒),表现为经常咽喉红肿疼痛、牙龈疼痛,但是清热药吃了并没有效果、急躁易怒:可以选择盐水泡脚;
通用篇
找医生开的内服中药,药渣别扔了,药渣都可以用来泡脚。物要尽其用。
情况比较复杂的,可以到中医医生处,把脉辨证后开处方泡脚。对于寒证、虚证泡脚的效果都比较好。
泡脚注意事项:
1.水温要适宜。42-50度就可以了,尤其是小孩子皮肤娇嫩,切不可因追求热度而烫伤了。
2.泡脚时水要没到小腿,小孩10分钟左右就好,大人可以泡20-30分钟。
3.小孩子足部发育尚未完全,不宜将泡脚作为调养每天泡。生病期间泡两三天就可以停了。平时保健可以选择节气前后泡两三天。
4.有心脑疾病的患者泡脚时要注意,如果有不适要及时停止。
5.泡脚多以睡前泡脚为宜(如果是治疗急性感冒之类的疾病,则不拘时);
6.泡脚时如果有汗出,微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
- 上一篇:煎中药不能用铁器 否则后果很严重
- 下一篇:中药在煎煮之前要不要清洗呢 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