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西医在健康问题上的标准是不同的。西医强调健康是要有数据来说明的,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或者大致在正常范围,这就是健康的标志。中医的健康标准主要是个人心里的判断,是精气神的充足。所谓“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医认为健康的第一标准是人体的精气充盛,精神健旺,而不是“客观指标”如何。
“健康”是一个合成的双音节词组,这两个字有不同的起源,含义也有较大的差别。具体地说,健康的健字,主要指形体健壮、强盛,因此有健身、健壮的习用词。《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健康的康字,主要指心态坦荡、宁静,因此有康宁、康泰的说法。“小康生活”、“康庄大道”也主要是从社会人群的满意度出发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财富的绝对丰富。
健身馆主要是为了强壮身体而设置的,进健身馆的人大多是健康人。康复则主要是调整心态,让患者从严重疾病的现实出发,重新适应家庭生活,回归社会大家庭,是为“减少致残”而开设的。“康复”不是以完全恢复形体健壮为最高追求,因为许多疾病必然会留有后遗症,但是可以通过康复锻炼达到身心重新适应生活需要。
现今,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每年都要健康查体,也的确检查出来不少“三高”人群,对于疾病防治关口提前有一定作用。但是,现实生活里也常会看到,一些“各项检查指标正常”的人,突然倒在工作岗位上,或者倒在宴席酒桌下,或者时隔不久竟然检查出来一个“癌症晚期”。
中医学不重视检查数值是否正常,并不是不重视预防疾病,相反,中医学的健康观念是要人们时时刻刻注意健康,是“全天候”的“动态自我观测”。因为,中医认为六淫、七情皆可致病,“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行伤筋,久立伤骨。”因此,人体必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心安不惧,不妄作劳,使形与神俱,正气存内,“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一旦养生不谨,六淫七情为患,“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将失去健康,并且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时就需要调理治疗,以便重新恢复“以平为期”、“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由此可见,中医对于健康的关注,完全是动态的,是长久坚持不懈的,决不是依据一时的“健康体检”,也不仰仗“各项指标正常”。因此,中医是注重状态转换的“状态健康观”,而不是依赖不出现病理病灶的“形态健康观”。
注重形态的西医,重视病理病灶,发现了病灶,就找到了靶点,然后可以施展手术切除,或者进行拮抗生理物质,阻断受体,或者补充缺乏的物质元素,大约都是“我来拯救你”的急救措施,而中医是“我来帮助你的医学”。
一个人可以经常被帮助,但是不能“经常被拯救”。因此,中医对于人体关爱的知识,需要人们时刻牢记,谨慎遵行,受益终身,长有天命,尽终天年,达于寿域。由此可见,对于中医的健康观念,岂能轻视之乎!
中医的“状态健康观”,主动权在每一个人手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自我检测”,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保持健康状态,把精气神养好。一旦出现精气神不足,或者“升降出入”太快、太慢的情况,就需要自我调整;自己调整不过来的时候,就需要找中医帮助,以便恢复自己的健康状态。因此说,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扶正祛邪”的措施,可以关爱每个人的整个一生。
- 上一篇:腹部手术后的中医疗养方
- 下一篇:降压兼保肾 中药调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