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Zǐ Jīnɡ Pí
【别名】肉红、内消(《纲目》),紫荆木皮(《本草经疏》),白林皮(《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7~8月采收树皮,刷去泥沙,晒干。
【原形态】
紫荆(《日华子本草》),又名:满条红(《群芳谱》),乌桑、箩筐树、紫金盘、扁头翁。
落叶乔木或大灌木,高达15米。小枝无毛,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片近于圆形,长6~13厘米,宽5.2~12.5厘米,基部深心形,先端渐尖,无毛,全缘;托叶矩形,早落。花先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花萼钟状,上缘有5钝齿;花冠蝶形,紫红色,花瓣5,大小不一;雄蕊10,分离,基部附着于萼内,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光滑无毛,有柄,花柱上部弯曲,柱头短小,呈压扁状。荚果扁带形,红紫色,顶端稍稍收缩而带短喙,沿腹逢线的边上有翅,有明显的网状脉。种子圆而扁,近于黑色。花期5月。
本植物的根皮(紫荆根皮)、木部(紫荆木)、花(紫荆花)、果实(紫荆果)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性状】干燥树皮呈长圆筒状或槽状的块片,均向内卷曲,长约6~25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3~6毫米,外表灰棕色,有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有细纵纹理。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红色。对光照视,可见细小的亮星。气无,味涩。以条长、皮厚、坚实者为佳。
【化学成份】紫荆含鞣质。种子含微量游离的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药理作用】紫荆皮对京科PR-1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能延缓其病变。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炮制】
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块晒干。
【性味】
苦,平。
①《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苦,有毒。
【归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脾二经。
②《纲目》:入手、足厥阴血分。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风寒湿痹,妇女经闭、血气疼痛,喉痹,淋疾,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开宝本草》: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通小肠。
③《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暖筋,止腰痛,治妇人血寒腹痛。
④《纲目》: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妇人血气疼痛,经水凝涩。
⑤《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咽喉、牙痛,女人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散血止痛,癣疮。
⑥《四川中药志》:治喉痹,外用涂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