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湿疹呈多形性,按皮损表现特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种。
(1)急性湿疹:为多数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或水肿性红斑,还可有明显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渗液、结痂。损害边界不清,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疱、脓性渗出及痂屑等。
(2)亚急性湿疹:常因急性期损害处理不当或本病迁延所致,皮损以红色丘疹、斑丘疹、鳞屑或结痂为主,间有少数丘疱疹或水疱及糜烂渗液。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转化而来,皮损为暗红或棕红色斑或魔丘疹,常融合增厚呈苔藓样变,表面有脱屑、抓痕和血痂,周围散在少数丘疹、丘疱疹等。皮损在一定诱因下可急性发作。
2.皮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外露部位及屈侧为多见,皮疹往往对称分布。
3.自觉瘙痒剧烈。
4.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5.常见特定部位的湿疹有耳、手、乳房、肛门、阴囊、小腿湿疹等。
中医分型
1.热重于湿
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期皮肤潮红掀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可伴心烦口渴,身热,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白或黄,脉弦滑或弦略数。
2.湿重于热
急性发作后,或起病较缓,皮损以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为主,皮肤轻度潮红,糜烂渗出。伴有纳食不香,身倦,大便不干。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滑或弦滑或缓。
3.血燥证
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表面可有抓痕、血痂、鳞屑,颜色暗或色素沉着,瘙痒明显。可伴皮肤干燥,口干。舌质淡或略暗,舌体胖,舌苔白或薄少,脉沉滑或细。
治法
1.汤药
(1)热重于湿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白茅根30克,生地15克,大青叶15克,生石膏30克,车前子10克,白鲜皮10克。
(2)湿重于热
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10克,茯苓皮15克,薏苡仁15克,黄芩6克,栀子6克,陈皮6克,泽泻10克,苦参10克。
(3)血燥证
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刺蒺藜10克,陈皮6克,白术10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
2.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6克,每日2次;复方青黛胶囊2~4粒,每日2~3次;二妙丸6克,每日2次;参苓白术丸6克,每日2次;皮肤病血毒丸20粒,每日2次;四物胶囊2~4粒,每日3次。
3.外用药
急性期无渗出用炉甘石洗剂、六一散、松花粉;急性期有渗出用3%硼酸液或马齿苋液做冷湿敷;慢性期用5%~10%黑豆馏油软膏、10%鱼石脂软膏、冰黄肤乐软膏等。皮肤康洗液可用于外阴、肛周处皮损,每日1~2次。
湿疹不能吃什么
1、忌致敏食物
如果在饮食方面发现有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牛肉、羊肉、鸡、鸭、鹅、花粉等引起,应彻底禁忌这些食物,以免引起变态反应,导致宝宝湿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2、忌辛辣刺激食物
不要吃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耗阴助阳,对湿疹是一种刺激,应该避免食用。
3、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
中医认为对皮肤湿疹的人来说,应该要忌吃发湿的食物,如竹笋、芋头、牛肉、葱、姜、梨、蒜、韭菜等;动血的食物,如慈菇、胡椒等;动气的食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
湿疹的治疗一般根据病情,口服药以抗过敏为主,辅之外用药。湿疹与过敏有密切关系,因此找到过敏源是治疗湿疹的关键。患者可以在医院做敏源检测,也可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积极寻找可能引起发病或加重病情的原因,并注意避开这些因素。
因为湿疹这一疾病容易复发,所以常导致很多患者多次治疗后失去了信心,转而寻求诸如用薏米水、花椒水等一些民间偏方。对此,皮肤科专家表示,偏方治疗存在个体差异,刺激性大的偏方请勿尝试,因为湿疹最怕刺激。
例如花椒水,虽然花椒有驱风、止痒的作用,但也有一定刺激性,当急性、亚急性期的湿疹用花椒水浸泡,会因刺激使得局部炎症加重。
湿疹不仅要及时治疗更要“养”
湿疹不仅要治,更要靠“养”,切忌烫、抓、洗。湿疹患者大多饱受越抓越痒的痛苦。湿疹即使再痒,也最好不要去抓它。可以想一些其他的办法,比如分散注意力,或者用凉水冷敷,切忌不可以用热水烫或进行热敷,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不仅如此,湿疹有渗液的部位还应保持干燥,尽量少洗,避免接触化学洗涤用品、皮毛制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参考网站:39健康网)
- 上一篇:治疗斑秃 就选择中医治疗方法
- 下一篇:秋季嘴唇干裂脱皮怎么办 护理唇部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