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涉及范围甚广,含内、外、妇、儿等科,国医大师路志正潜心研究湿病30余年,系统总结继承了中医湿病理论和临床证治经验,发前人所未发,在理论和临床上抓住湿病要害,创新性地提出“北方亦多湿”论,弥补了叶天士之“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之论;提出“百病皆由湿作祟”的发病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北方亦多湿
路志正指出“湿”虽为人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然湿气太过则成湿邪而为害人体,使人精神倦怠,胃纳呆滞,昏眩重痛等湿邪病证迭起。近代研究亦证实,湿度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重的潮湿不仅引起传统的病症,还会产生头晕、胃痛、痉挛、复视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近些年来随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大气变化失其规律,北方夏季亦常闷热潮湿,且常于夏末入秋时闹洪灾,使北方之域亦常为湿害。北方多湿论的另一内涵则是内湿之发不分地域。北方人喜食膏粱厚味,吃烧烤喝冰镇啤酒,四季吃冰激凌,夏季吹空调,食湿面潼酪,口味重而多咸,外又常为寒气怫郁,湿不能越,亦为北方多湿之因。只是感邪途径少异,受侵脏腑不同而已。
路志正曾指导研究生于1987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对常见湿病之一的湿阻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人群患病率为10.55%。病因学调查显示,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餐饮、餐时无规律,进餐过快,嗜食肥甘,生冷)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占已知发病因素的50%以上。
饮食不节的人群患病率为22.57%;而饮食有节者,人群患病率仅6.42%。二者相比,有非常显著之差异。居处潮湿,性格急躁,忧郁,过嗜茶酒、冷饮等,都与湿阻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些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处环境、工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明显增强,外湿致病明显减少。同时随着生活的改善,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导致的内湿病证明显增多。这也是湿病在当今社会发病学上的特点。
- 上一篇:国医大师路志正从医经历大全
- 下一篇:为什么中医中长寿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