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旋覆花
【别名】旋覆华、金钱花、夏菊。
【来源】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 70厘米。根茎短,横走或斜升,具须根。茎单生或簇生,绿色或紫色,有细纵沟,被毛。基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端尖,叶基渐狭,无柄,全缘或有疏齿,上面有疏毛或近无毛,下面有疏伏毛;上部叶渐狭小,基部有时稍宽。头状花序直径2.5~4厘米,单生或数个排列成疏散伞房花序,总苞半球形,直径1.3~1.5厘米,总苞片5层,线状披针形,最外层披针形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内层苞片干膜质。舌状花黄色,雌性,长9~ 14毫米,顶端3齿裂,管状花两性,长4~5毫米,顶端5齿裂,雄蕊5枚,聚药,雌蕊1枚,子房下位,柱头2深裂。瘦果圆柱形,有10条纵沟,被疏短毛,冠毛白色。
【产地分布】野生于山谷、河滩、路边等较潮湿处。分布于东北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或秋季花开放时采摘头状花序,晒干。
【药材性状】花序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 1.5厘米,多松散。总苞半球形,直径1.3~1.5厘米,总苞片5层,最外层苞片常叶质而长,或上部叶质下部革质,内层苞片干膜质,较窄。舌状花1轮.雌性,花冠黄色,长0.9~1.4厘米,宽0.8~l毫米,舌片带状,开展,顶端有3齿。花柱细长,顶端2裂,分枝稍扁,子房圆柱形,中部膨大,长0.8~1毫米,具10条纵棱,棱部被毛。冠毛1轮,22~ 30条,白色粗糙,长4~5毫米。管状花两性,黄色,密集于中央,花冠长4—5毫米,顶端具5个尖裂片。雄蕊5枚,扁平带状,花药聚合成筒状,基部延伸成长尾,花丝下部贴生于花冠上部游离。气微,味苦、辛、咸。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苦、辛、咸。归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降气、消痰、行水、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汤内服,治疗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以下痞硬。包煎。
【主要成分】含乙酸蒲公英甾醇酯,它对免疫诱导损伤和肝毒性化学物质诱发的小鼠肝炎呈现保肝作用;又含倍半萜内酯1,6-0,O--乙酰旋覆花内酯对KB细胞和P- 388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地上部分含旋覆花素。此外,黄酮具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煎剂具抗炎、抗菌等作用。毒性:煎剂小鼠LDso为22.5克/千克。
【使用禁忌】阴虚劳嗽,风热燥咳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