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做好5个措施能预防冻伤
1.冷水浴。从炎热季节开始进行冷水浴,用冷水洗脸、洗足,坚持到寒冷季节,以增强抗寒能力。
2.手足冷热交替刺激,提高耐受性。手足冻疮患者每年冬天开始用冷热水交替泡手足,热度40℃左右,冷度不低于10℃,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
4.积极治疗影响血液循环的原发疾病,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障碍、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等。
5.有过冻疮病史的人,可在每年入冬以前,提早服用一些能改变远端末梢循环的药物,如维生素E等。
受冻后,宜逐渐加热,如用温水而不用过热的水浸泡;或用干搓手、面,以雪来搓手、面等逐渐加热的方式,而不宜立即着热,或用火烘、热水烫洗等暴热复温法,以防溃烂成疮。
1.可少量饮酒,或姜糖茶等热饮,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2.冻疮未溃发痒时,切忌用手搔抓,以免破损;而已经破溃者,更应注意清洁消毒,保持干燥,防止反复感染,加重病情。
3.对于冻疮未破溃者,可用冬瓜皮200克,或茄子梗30克,或鲜松针50克,煎水洗患处,每日1次;对于冻疮已破溃者,可用黄柏30克,炒炭研面,加香油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次。
这些原因会引起冻伤
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1.气候因素
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
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
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 上一篇:一到冬季就嗜睡 怎么抗疲劳
- 下一篇:正确喝水能预防5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