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主要。
为何秋季即需进补?因为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此时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秋季进补对恢复体力、提高抗病能力有积极作用。
秋季进补宜先调理脾胃。经历了漫长的酷热的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吃冰冻食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此时骤用补药或补品势必难以消化吸收。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脾胃应有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红枣、莲藕等。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多吃,药食兼优的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佳品,它们均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效。
饮食调理
体质热者可进食些夏桑菊之品等,清润解表;体质寒者适当食些姜、蒜、葱之品等,辛温透表;阴血虚的女性可适当用熟地、百合、玉竹、沙参、阿胶等养血补阴;脾胃弱之人,可考虑用粥品调养。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养心,苁蓉淮山粥补肾润肠,菊花杞子粥明目养神,山药芡实粥健脾固肠,燕窝枸杞粥滋补肝肾等。
雪梨、葡萄、红枣、香蕉、银耳、莲子、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各式各样的进补药膳和食物很多,但吕教授提醒:进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态,对症而行。
运动适量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运动不要过量。专拣推荐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身心结合,由内而外,不仅锻炼了皮筋骨,还促进了内脏的运动、全身的协调。而一般的运动仅仅锻炼了前者。
情志修炼
秋风萧瑟,万物萧条。有些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易产生悲凉、抑郁情绪。可结伴外出旅游,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舒缓减压,获得愉快、和谐的情绪。
起居调整
自然界阳消阴长,人体内的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人的作息要顺应自然,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作息安排。秋季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达到顺天而生,益寿延年。
疾病预防
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易发生呼吸道、胃肠道、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或引发旧病,或加重原有病情。因此,入秋后必须注意保健防病。
由于秋季气温转凉,人的食欲提高及季节性疾病发作周期,加上秋季又是丰收的季节,生果多,人们容易多食暴饮加重胃肠负担,引发消化不良、十二指溃疡等胃肠疾病。
建议: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老胃病患者要注重膳食调摄,和中养胃。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着凉,引发秋季腹泻等。
温差的变化也易诱发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病情也往往加重,甚至急性发作。
建议:留意气温变化,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因为人们往往习惯了夏热,忽略了保暖,让秋天的肃杀之气侵入人体,导致疾病发生。
干燥的气候也易导致皮肤病、鼻炎、红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因此,秋天必须注意养阴防燥。
建议:多喝水多食入驱风润燥、滋阴润肺的食品,少吃辛辣燥烈之物。补水护肤,保持肌肤滋润。
秋天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气温的变化,易导致内分泌激素的紊乱,使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或中风的发生。
建议:坚持服药、 定时监测,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加强防护、适当锻炼,顺应天时,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 上一篇:红枣:身边最好的补气血宝
- 下一篇:中秋大餐 怎么吃最健康?